banner
我是老王

我是老王

我用尽全力,过着平凡的生活!
github
twitter
email
follow
discord user

Mom Test 提問技巧與提高AI回覆準確性

媽咪測試#

媽咪測試(Mom Test)是一套由「Rob Fitzpatrick」提出的,用於「評估創業想法和獲取真實客戶反饋」的框架。

image

其核心思想是:「你無法通過詢問別人(即使是你媽)是否喜歡你的創業想法來獲得真實反饋,因為人們多大出於禮貌或避免衝突,往往會說“好話”而不是“真話”。」
這個測試的目的是教你如何提出正確的問題,從而繞過這種 “社交禮貌”,挖掘出用戶真實的行為、痛點和需求,避免在錯誤的想法上浪費時間和金錢。

方法論的核心可以總結為 3 個基本原則:

原則 1:觸及對方的生活,而不是只是你的想法#

不要一上來就立馬描述你的創意,這樣子只會立刻將對方置於一個 “評判員” 的角色,他們只會對你的想法做出反應(通常是鼓勵性的),而不是透露自己的真實情況。

  • 錯誤示範:“我有一個做 XX 的 App 創意,你覺得怎麼樣?”
  • 正確示範:“你平時是怎麼處理「某個問題」的?”、“能跟我聊聊你上次遇到「某個問題」時的具體情況嗎?”

透過聚焦於「他們過去的經歷、行為和痛點」,你能獲得客觀、真實的數據。

原則 2:詢問過去具體的事實和行為,而不是對未來的泛泛之談和假設#

人們的意見和未來的承諾(“我可能會用”)是廉價且不可靠的。過去的具體行為和事實才是可靠的證據。

  • 錯誤示範:“你會使用一個能解決這個問題的產品嗎?”

這是一個關於未來的假設,答案很可能是 “會的”

  • 正確示範:“你目前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你為此嘗試過哪些工具或方法?”

這些是關於過去事實的問題

原則 3:多傾聽 “壞消息” 和痛點,少說#

創業的寶貴洞察往往隱藏在用戶的挫折、抱怨和不滿中。你的目標是發現並理解這些痛點,因為它們才是你產品存在的理由。

【案例】iPad 食譜應用的對話對比#

失敗的媽咪測試(暴露想法,得到謊言)

  • 兒子:“媽,我有個商業想法,能跟你說說嗎?”(暴露了自我,請求對方不要傷害自己的感情)
  • 媽媽:“當然,寶貝。”(準備好撒謊來保護你)
  • 兒子:“你喜歡你的 iPad 對吧?你會買一個 iPad 食譜應用嗎?”(假設性問題,誘導回答)
  • 媽媽:“嗯……”(內心:我都這把年紀了,還需要什麼食譜?)
  • 兒子:“而且它只要 40 美元,還能分享給朋友,還有你喜歡的明星廚師視頻!”(不斷推銷,直到對方說 “是”)
  • 媽媽:“哦,那聽起來太棒了,親愛的。”(為了讓你開心而給予的非承諾性讚美)
  • 兒子:“太好了!謝謝媽媽!”(獲得虛假驗證,走向失敗)

正確的媽媽測試(關注生活,得到真相)

  • 兒子:“媽,最近 iPad 用的怎麼樣?”
  • 媽媽:“哦,我超愛它!每天都用。”
  • 兒子:“你最近一次用它做了什麼?”(詢問具體事實)
  • 媽媽:“我在為我們的旅行計劃找住的地方。”
  • 兒子:“對了,我看到你書架上多了幾本新食譜,哪來的?”(轉向相關領域,但仍是關於她的生活)
  • 媽媽:“哦,都是聖誕節收到的禮物。說真的,我都這把年紀了,哪還需要新的食譜!”
  • 兒子:“那你自己上一次買食譜是什麼時候?”(錨定過去行為)
  • 媽媽:“說起來,三個月前我買了一本素食食譜。你爸想吃得健康點。”

那麼在 Prompt 上呢#

將媽咪測試的提問技巧用在 Prompt 上呢,效果必然炸天:

  • 消滅幻覺:基於用戶的經歷、行為等真實發生的事提問
  • 不恭維:傾聽壞消息、不滿

1. 避免問意見,改問證據#

錯誤示範:

  • 你覺得這個方案好不好?
  • 這樣設計是不是很合理?

分析:模型會傾向於說更多泛泛的恭維話。

正確示範:

  • 請給我 3 個具體反例,說明這個方案可能失敗的場景
  • 請基於已知的事實 / 數據,列出這個設計可能遇到的限制

2. 避免未來假設,追問過去表現#

錯誤示範:

  • 如果遇到 X 問題,你會怎麼處理?

分析:模型輸出沒有依據,可能會產生幻覺。

正確示例:

  • 請列舉你在訓練語料中學到的、已經出現過的 X 問題解決案例
  • 在過去的研究或歷史記錄中,X 是如何被解決的?

分析:基於「已發生的事實」輸出。

3. 避免模糊,要求具體#

錯誤示範:

  • 幫我優化這個文案
  • 給我一些改進建議

正確示範:

  • 請將這個文案重寫成 3 個版本:① 面向投資人,② 面向工程師,③ 面向普通用戶,每個版本 100 字
  • 請逐句指出文案中哪些地方含糊,並給出更清晰的替代表達

4. 用行為驅動而不是態度驅動#

錯誤示範:

  • 如果你是用戶,你會不會喜歡這個產品?

正確示範:

  • 假設你是目標用戶,請模擬一次實際使用過程,並逐步寫出你會點擊、輸入、猶豫的步驟

5. 驗證而非求讚美#

錯誤示範:

  • 你能確認我這個邏輯是對的嗎?

正確示例:

  • 請檢查我這個邏輯,找出其中至少一個可能的錯誤,並解釋理由。
  • 如果必須反駁我,請站在反方角度給出 3 點論證。

總結#

掌握 5 個基於媽咪測試的提示詞技巧,有效減少模型輸出的幻覺與恭維。
如果你覺得 5 個技巧記憶起來有點難,也可以記住一個關鍵詞「brutal」
使用方式很簡單,在與 AI 進行專業討論時,帶上這個關鍵詞,能讓輸出更犀利,有效減少恭維。
比如:

以下是我的網站功能描述,
分析他的前景如何,
如何主動驗證用戶需求?
請使用最 brutal 的方式評估一下

[網站功能描述]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